【铤而走险的意思及造句】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掌握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铤而走险”是一个常见但容易被误用的成语。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成语总结
成语 | 铤而走险 |
拼音 | tǐng ér zǒu xiǎn |
出处 | 《左传·隐公五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含义 | 指在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动。多用于形容人在绝望或压力下做出危险的决定。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常用于描述人因处境艰难而选择冒险行为。 |
近义词 | 走投无路、孤注一掷、背水一战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谨慎行事 |
二、详细解释
“铤而走险”字面意思是“拿着长矛去冒险”,引申为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被迫采取冒险行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无奈”与“冒险”的结合,往往带有负面色彩,表示一种不理智或危险的选择。
例如:一个人在经济困难、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可能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为了还清债务,竟然铤而走险,去偷窃别人的钱财。 | 表示在极度困境下做出违法行为。 |
在公司濒临破产时,老板决定铤而走险,投资一个高风险的新项目。 | 描述在危机中选择冒险策略。 |
她知道这条路很危险,但为了家庭,她还是铤而走险地去了。 | 表达为了目标而不顾危险的决心。 |
他本可以正常工作,却因为一时冲动,铤而走险,最终酿成大祸。 | 强调冲动导致的后果。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用于描写人物在极端压力下的行为,或分析事件背后的动机。
- 注意点:不要将“铤而走险”用于正面或中性语境,它通常带有负面评价。
- 搭配词语:常与“无奈”、“绝望”、“逼迫”等词搭配使用。
通过了解“铤而走险”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在写作中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逻辑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做出不必要的冒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