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何不带吴勾】“男儿何不带吴勾”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之一,原诗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强烈渴望,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英雄气概与家国情怀的追求。
一、
“男儿何不带吴勾”是一句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句,字面意思是“男子汉为何不拿着吴地制造的长剑(吴钩)去征战沙场”,其深层含义是鼓励有志之士投身军旅,为国效力,实现人生价值。这不仅是李贺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性责任和担当的期待。
该句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常被引用以激励人心、弘扬爱国精神。同时,它也引发了后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即如何在乱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平衡文人风骨与武将气概。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一 |
原文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作者 |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 |
释义 | 鼓励男子汉应投身战场,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
吴钩 | 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武器,象征勇武 |
主题 | 爱国情怀、英雄气概、个人抱负 |
文学价值 | 表达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历史使命感 |
当代意义 | 激励人们勇于担当、追求理想 |
三、结语
“男儿何不带吴勾”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有勇气和担当,勇敢追寻自己的理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追求卓越、心怀家国的精神始终值得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