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要领出处于哪里】“不得要领”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做事没有抓住关键或重点,无法掌握核心问题。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处理事情时缺乏条理或方向感,导致结果不理想。
该成语最早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病在肠胃,虽不治,亦不为害;若不急治,必致危亡。今君之病,已入骨髓,非汤药所能救也。故曰:‘不得要领’。”这里“不得要领”指的是没有抓住疾病的关键所在,无法对症下药。
一、
“不得要领”出自《史记》,原意是指治疗疾病时未能抓住关键,后来引申为做事或说话没有抓住重点。该成语强调了把握核心的重要性,常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省时的不足。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得要领 |
出处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原意 | 治疗疾病时未抓住关键,无法对症下药 |
引申义 | 做事或说话没有抓住重点,缺乏条理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时,指出缺乏方向或重点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口语使用 |
近义词 | 无的放矢、舍本逐末、不得要领 |
反义词 | 抓住要点、切中要害、有的放矢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使用“不得要领”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它通常带有轻微的批评意味,适用于指出他人或自身在处理问题时的不足。如:“他发言内容杂乱,显得不得要领。”
通过理解成语的来源与用法,可以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