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是什么意思】“博古通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既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又通晓现代的科学知识。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知识上的全面性和深度,具有极高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博古 | 指广泛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典故等 |
通今 | 指了解现代的科技、社会、文化等 |
成语整体含义 | 形容人学识丰富,既有古代的知识,又有现代的见识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博古通今,才学无双。”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学者、专家或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
近义词 | 学贯中西、才高八斗、博学多才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知之甚少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学术场合 | 他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对历史和科技都有深入研究。 |
工作推荐 | 公司招聘时,更青睐那些博古通今、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 |
日常交流 | 这位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博古通今,深受学生喜爱。 |
四、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
“博古通今”不仅是一种知识层面的描述,更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全才”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若能贯通古今,往往被视为智者、贤人。这种理念也影响了教育方式,鼓励人们不仅要学习古代经典,也要关注现实世界的发展。
五、总结
“博古通今”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成语,表达了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赞美。它不仅是对个人学识的认可,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真正做到“博古通今”,更是难能可贵。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博古通今”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汇组合,而是一种对智慧和学识的崇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