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21日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21日,第二次长沙会战进入关键阶段。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军事对抗,也是武汉会战后中日双方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会战由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企图攻占长沙以切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并进一步削弱中国军队的抵抗能力。
中国方面则由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采取“天炉战法”进行防御和反击。9月21日,中国军队在新墙河、汨罗江等地对日军展开激烈阻击,成功延缓了敌军进攻节奏,并为后续反攻创造了条件。此战虽未完全阻止日军占领长沙,但有效遏制了其战略目标的实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战役名称 | 第二次长沙会战 |
时间 | 1941年9月21日 |
地点 | 湖南长沙及周边地区 |
中方指挥官 |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
日方指挥官 | 阿南惟几(日军第11军司令官) |
战役背景 |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试图打通西南国际通道 |
主要战术 | 中国军队采用“天炉战法”,灵活机动;日军采取正面强攻 |
战术成果 | 中国军队成功阻击日军,延缓其进攻速度 |
战役影响 | 延缓了日军战略部署,提升了中国军民抗战士气 |
结语:
第二次长沙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战役。尽管日军一度占领长沙,但中国军队通过灵活的战略部署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有效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9月21日作为战役中的关键节点,见证了中国军队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也为后续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