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什么意思】“虎踞龙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地理环境。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南京(古称金陵)地形的描述,因其山川环绕、形势险峻,故有“虎踞龙盘”之说。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虎踞龙盘 |
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今江东虽小,然虎踞龙盘,其势自成。” |
本义 | 形容地势险要、山川环绕、气势雄伟 |
引申义 | 常用来比喻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优势、战略地位重要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城市、山川、历史名城等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虎踞龙盘”最早出自《晋书·王导传》,原文是:“今江东虽小,然虎踞龙盘,其势自成。”当时是用来形容东晋时期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地势优势。南京地处长江之滨,四周群山环抱,北有紫金山,南有秦淮河,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因此被古人称为“虎踞龙盘”。
后世在文学作品中也常使用此成语,如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诗句,进一步提升了该成语的文化影响力。
三、常见用法举例
1. 地理描述:
- “南京地处长江之畔,虎踞龙盘,是历史悠久的古城。”
2. 比喻国家或地区实力:
- “我国地大物博,虎踞龙盘,发展潜力巨大。”
3. 文学作品中引用:
- “诗中描绘了这座虎踞龙盘的城市,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四、注意事项
- “虎踞龙盘”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在现代语境中,也可用于形容某人或某地具有强大潜力和不凡气度。
- 避免误用为形容人性格凶猛或行为霸道,这是对其含义的误解。
五、总结
“虎踞龙盘”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原指南京的地理形势,后引申为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之地。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地理的观察,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在现代使用中,可根据语境灵活运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