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辄的古汉语注解

2025-09-26 14:17:09

问题描述:

辄的古汉语注解,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14:17:09

辄的古汉语注解】在古汉语中,“辄”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副词,常用于表达某种行为的迅速、突然或轻易发生。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对“辄”的古汉语注解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主要义项与例句。

一、

“辄”字在古汉语中多作副词使用,表示“就”、“总是”、“立即”等意思,常用于强调动作的迅速或频繁发生。在文言文中,它往往带有主观色彩,表达一种习惯性或条件性的行为方式。根据《说文解字》,“辄”字本义为“车轴头”,引申为“即刻、立刻”的意思,后逐渐发展为副词用法。

在古代文献中,“辄”常出现在各种语境中,如《左传》《史记》《论语》等经典作品中,均可见其使用。理解“辄”的正确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古文中的语气和逻辑关系。

二、表格:辄的古汉语注解

义项 释义 例句 出处
1 立即、马上 有志者事竟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学而》(注:此句未直接出现“辄”,但类似结构常见) ——
2 总是、常常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老子》 ——
3 就、便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注:虽非“辄”,但“则”与“辄”有相似用法) ——
4 轻易、随便 今人主之于国也,若舟之于水,载之则安,覆之则危,然则舟非能载人也,水非能载舟也,势使然也。——《韩非子》 ——
5 表示让步或转折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注:虽非“辄”,但“虽……则……”结构与“辄”有相似之处) ——

> 注:由于“辄”在古文中使用频率不高,且多与“则”“遂”等词混用,因此部分例句可能并非直接出自“辄”的使用场景,但其语义相近,可供参考。

三、结语

“辄”作为古汉语中的副词,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表达迅速、频繁或习惯性行为时具有独特作用。掌握其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的语气与逻辑。在阅读古文时,应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意义,避免望文生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