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铤而走险与挺而走险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这两个词语。虽然它们的发音相近,但含义却大相径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成语的区别,本文将从词义、用法、出处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义解析
1. 铤而走险
“铤”意为快跑的样子,“铤而走险”原意是形容人在无路可走时,不得不冒险行动。现多用来比喻在无法挽回的情况下,采取极端或危险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通常用于描述因压力或困境而做出的非理性行为。
2. 挺而走险
“挺”意为挺起胸膛,勇敢地面对;“挺而走险”则表示为了正义或某种信念,即使面临危险也勇敢前行。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勇气和决心,带有正面意义,常用于赞扬那些不畏艰险、坚持原则的人。
二、用法对比
项目 | 铤而走险 | 挺而走险 |
含义 | 在无路可走时冒险行动 | 勇敢面对危险,坚持信念 |
情感色彩 | 负面 | 正面 |
使用场合 | 描述被动、无奈下的选择 | 描述主动、有目的的行为 |
适用对象 | 多用于人或群体 | 多用于个人或英雄人物 |
例句 | 他因负债累累,铤而走险去抢劫 | 他挺而走险,只为守护正义 |
三、出处与演变
铤而走险出自《左传·隐公四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原意是说人在紧急情况下只能冒险行事,后来引申为被迫采取极端手段。
挺而走险则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虽无明确古籍出处,但其结构类似“挺身而出”,意在强调勇敢面对困难。
四、总结
“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虽然字形相似,但含义截然不同:
- 铤而走险:强调在绝望或压力下被迫冒险,多用于负面情境;
- 挺而走险:强调在正义或信念驱使下勇敢前行,多用于正面评价。
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语境判断哪个更合适,避免混淆。
表格总结:
项目 | 铤而走险 | 挺而走险 |
含义 | 无路可走时冒险行动 | 勇敢面对危险,坚持信念 |
情感色彩 | 负面 | 正面 |
使用场合 | 被动、无奈的选择 | 主动、有目的的行为 |
适用对象 | 人或群体 | 个人或英雄人物 |
例句 | 他铤而走险去偷钱 | 他挺而走险,保护群众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确区分这两个成语不仅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也能在写作和交流中避免误解。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两个词语的用法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