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惊弓之鸟”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心理恐惧和过度反应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在受到过一次打击或惊吓后,对类似的事情极度敏感、害怕,甚至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感到紧张不安。
一、成语来源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
故事
魏国有个擅长射箭的人,有一次他看到一只受伤的鸟在空中飞,便拉弓射了一箭,虽然没有射中,但那只鸟听到弓弦的声音后,吓得立刻从空中掉下来死了。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来形容那些曾经受过伤害、现在稍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的人。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字面意思 | 被弓箭惊吓过的鸟 |
比喻意义 | 曾经受过打击或惊吓的人,对类似情况极度敏感和恐惧 |
常用语境 | 描述人因过往经历而变得过于谨慎或容易紧张 |
三、使用示例
句子 | 解释 |
他因为之前被骗过,现在一听别人说“投资”就紧张,真是惊弓之鸟。 | 表示他因过去被欺骗,现在对类似事情特别敏感。 |
这只小兔子被猫吓过一次,现在一听到脚步声就躲起来,简直是惊弓之鸟。 | 形容动物因受过惊吓而变得胆小。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胆小怕事、草木皆兵、惊惶失措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处变不惊、临危不惧 |
五、总结
“惊弓之鸟”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也反映了人类心理的一种普遍现象——经历过创伤或打击后,往往会对外界刺激产生过度反应。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在面对类似情境时保持理性与冷静。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