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翻译

2025-10-02 01:53:37

问题描述: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翻译,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01:53:37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翻译】一、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一,出自《淮南子·天文训》。讲述了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因争夺帝位而发生激烈争斗,最终共工失败,愤怒之下撞向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地维崩塌,天地倾斜,洪水泛滥,百姓受灾。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起源和自然灾难的理解。

该故事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一地理现象的传说来源之一,同时也象征着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与悲剧色彩。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愤怒之下撞击不周山,导致天柱断裂,地绳崩断。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向西北倾斜,因此日月星辰都向西移动;地向东南低陷,因此水流和尘土都流向东南。
《淮南子》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淮南子》记载:“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愤怒之下撞击不周山,天柱断裂,地绳崩断。”

三、文化意义与启示:

1. 自然观的体现

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天地结构的认知,将自然现象(如日月运行、江河走向)与神话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体现了早期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与想象。

2. 悲剧英雄的形象

共工虽败,但其愤怒与抗争的精神成为后世文学中的典型形象,象征着对权威的挑战与对命运的不屈。

3. 道德与教训

故事也隐含了对权力斗争的警示,提醒人们争斗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四、结语:

“共工怒触不周山”不仅是神话故事,更是中华文明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先民对自然、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至今仍具有广泛的文学价值与哲学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内涵与精神内核。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