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判断句的几种形式及例句

2025-09-27 10:09:17

问题描述:

判断句的几种形式及例句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10:09:17

判断句的几种形式及例句】在古汉语中,判断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用于表达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判断关系。与现代汉语不同,古汉语中的判断句往往不使用“是”字来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是通过其他词语或结构来表示判断。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判断句形式及其例句。

一、直接用“者”“也”表判断

这是最典型的判断句形式,常用于文言文中,用来强调主语的身份或性质。

形式 说明 例句
A者,B也 “者”表提顿,“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A者,B “者”表提顿,“B”为谓语 陈涉者,阳城人也。
A,B也 主语+“也”表判断 樊哙者,沛人也。

二、用“乃”“则”“即”等副词表判断

这些副词可以加强判断语气,常用于表达肯定或强调。

形式 说明 例句
A,乃B “乃”表示“是” 此乃吾之过也。
A,即B “即”表示“就是” 此即子房也。
A,则B “则”表示“就是” 吾则不能也。

三、用“为”“是”表判断(部分情况下)

虽然“是”在古汉语中较少用于判断句,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表示判断,尤其是与“为”搭配时。

形式 说明 例句
A,为B “为”表示“是” 余为伯劳,君为鸿鹄。
A,是B “是”表示“是”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四、用动词或名词直接作谓语

有些判断句不借助任何判断词,仅通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判断。

形式 说明 例句
A,B 主语+谓语 孔子,圣人也。
A,B也 主语+谓语+“也” 诸葛亮,忠臣也。

五、省略判断词的判断句

有时为了简洁,判断句中省略了“也”“者”等判断词,但根据上下文仍可理解为判断句。

形式 说明 例句
A,B 省略“也” 项羽,籍也。
A,B也 省略“者” 韩信,人杰也。

总结:

判断句在古汉语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者”“也”、“乃”“则”“即”等词来表达判断关系,也有直接以主谓结构构成的判断句。掌握这些形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判断句形式 典型例子 说明
A者,B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表示身份或属性
A,B也 诸葛亮,忠臣也 强调主语性质
A,乃B 此乃吾之过也 表示“是”
A,为B 余为伯劳,君为鸿鹄 表示“是”
A,B 孔子,圣人也 简洁判断句

通过以上分类和例句,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古汉语中判断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