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是什么意思】“赴汤蹈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跳进滚烫的水,踏上炽热的火”,比喻不惧艰险,奋不顾身地去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种目标。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意志坚定、勇敢无畏的精神状态。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赴 | 奔向、前往 |
汤 | 热水,古代指开水 |
蹈 | 踩、踏 |
火 | 火焰、烈火 |
整体含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即使面对极大的危险和痛苦也毫不退缩。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言虽未尽,然其意可取也。若赴汤蹈火,必有成。”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英勇行为或坚定决心,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视死如归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胆小怕事、贪生怕死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英雄事迹 | 在火灾中,消防员们赴汤蹈火,救出了被困群众。 |
军事行动 | 将士们赴汤蹈火,只为保卫国家的安全。 |
个人信念 | 他为了理想赴汤蹈火,从未后悔。 |
四、文化意义
“赴汤蹈火”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勇敢、忠诚与牺牲精神。在历史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都以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和他人,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五、总结
“赴汤蹈火”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情感色彩的成语,强调了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态度。它不仅适用于描述具体的行为,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赴汤蹈火、成语解释、文化意义、勇敢无畏、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