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人吕不韦原文及翻译】一、
《史记·吕不韦列传》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商人、政治家吕不韦的生平事迹。吕不韦原为濮阳人,后成为秦国的重要权臣,曾辅佐秦庄襄王,并在秦始皇年幼时担任丞相,对秦国统一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详细描述了吕不韦从一个商人到政治家的转变过程,包括他如何投资异人(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并最终掌握秦国大权。同时,文中也提到他主持编纂《吕氏春秋》,试图以思想统一国家,但最终因权力斗争而被贬黜。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吕不韦者,濮阳人也。 | 吕不韦是濮阳人。 |
富,家僮万人。 | 他非常富有,家中有上千名奴仆。 |
尝游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就之,曰:“此奇货可居。” | 他曾游历邯郸,看到秦国的质子异人,便靠近他说道:“此人是个难得的珍宝,可以囤积。” |
乃往说之曰:“吾能贵公子。” | 于是前去劝说异人:“我能让你显贵。” |
其后,异人果立为太子,以吕不韦为相。 | 后来,异人果然被立为太子,任命吕不韦为丞相。 |
太子立,尊吕不韦为仲父。 | 太子即位后,尊称吕不韦为“仲父”。 |
而吕不韦亦以此得势,权倾朝野。 | 因此吕不韦得以掌权,权势极大。 |
乃使门客著书,以为己名,号曰《吕氏春秋》。 | 于是让门客编写书籍,以自己的名义出版,称为《吕氏春秋》。 |
集诸子百家之言,以备朝廷之用。 | 汇集各家学派的观点,作为朝廷参考。 |
然其书虽博,而不能适于用。 | 但这部书虽然广博,却并不适合实际应用。 |
及秦王政立,吕不韦益骄,与太后私通,坐诛。 | 到秦王嬴政即位后,吕不韦更加骄横,与太后私通,最终被处死。 |
三、总结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商贾出身,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经济实力,成功介入秦国政权,最终成为一代权臣。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也展现了个人在乱世中崛起的可能性。
然而,吕不韦的结局也警示世人:权力的巅峰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他的失败不仅是个人悲剧,也是当时政治环境复杂性的体现。
通过《史记》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