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语什么意思】“同日而语”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表达两个事物或情况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能放在同一时间、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这个成语多用于强调两者之间的不可比性,带有否定和讽刺的意味。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同日而语 |
拼音 | tóng rì ér yǔ |
出处 |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夫子之言,虽欲与人同日而语,其可得乎?” |
释义 | 比喻不能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表示两者不在同一层次或标准上。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批评或指出对比不当的情况。 |
近义词 | 相提并论、等量齐观(但“同日而语”更强调不可比) |
反义词 | 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对比不当 | “你和他根本不是同一路人,怎么能同日而语?” |
强调差距 | “他的成就和她的努力,根本无法同日而语。” |
表达不屑 | “这种小事,怎能与大事同日而语?”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可以相提并论”
有些人误以为“同日而语”是“可以相提并论”的意思,其实它恰恰相反,强调的是不能相提并论。
2. 忽略语境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是否恰当,避免因语气过重引起误解。
四、总结
“同日而语”是一个具有强烈否定意味的成语,用来指出两个事物在性质、程度或标准上存在巨大差异,不能简单地放在一起比较。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以确保表达准确、得体。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古文出处,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