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什么意思】“鸟尽弓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个成语原本用来形容在战争或斗争中,当目标达成、敌人被消灭后,曾经使用的工具或手段便不再需要,甚至被抛弃或毁掉。后来引申为:在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帮助自己完成任务的人或工具无情地舍弃或伤害。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鸟尽弓藏 |
拼音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出处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字面意思 | 鸟儿被打光了,弓箭也就被收藏起来 |
引申义 | 成功后抛弃曾经的帮手或工具,甚至加以伤害 |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史记》,讲述的是越王勾践复国后,对功臣范蠡和文种的态度。范蠡识时务而隐退,文种却因未及时离开而被勾践所杀。这反映出一种“功成身退”的历史现象,也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现实。
- 用法示例:
- “他为了升官发财,把当年一起打拼的老同事都排挤出去,真是鸟尽弓藏。”
- “公司发展好了,就把当初帮忙的临时工辞退了,这种做法太不地道,简直是鸟尽弓藏。”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功成身退、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
反义词 | 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知恩图报 |
四、成语寓意
“鸟尽弓藏”不仅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现实主义态度,也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功后,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它既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总结,也是一种道德警示。
五、总结
“鸟尽弓藏”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成功之后抛弃旧友或工具的现象。它不仅具有历史背景,也适用于现代职场、人际关系等多个领域。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得失,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