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殚见洽闻出处于哪里】“殚见洽闻”是一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见识广博、学识丰富。那么,“殚见洽闻”这个成语的出处究竟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将从来源、释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2、直接使用原标题“殚见洽闻出处于哪里”生成原创内容
一、成语“殚见洽闻”的出处
“殚见洽闻”最早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原文如下:
> “臣闻贤者不怀禄,而乐于道;士不求仕,而志于学。今陛下以仁孝治天下,四方归心,群臣仰德,故臣愿竭其愚,尽其言,虽不足以补万一,然犹可以为圣朝之辅。臣闻古之君子,殚见洽闻,通达古今,能辨是非。”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古代的贤人不追求俸禄,而是热爱道义;士人不谋求做官,而是致力于学问。如今陛下以仁爱和孝道治理天下,四方百姓归附,群臣敬仰您的德行,所以我愿意尽我所知,说出我的想法,虽然可能对国家的帮助微不足道,但仍然可以作为圣朝的辅佐。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殚见洽闻”最初是用来形容有才学、见识广博的人。
二、成语释义
词语 | 释义 |
殚见 | 见闻广博,见识多 |
洽闻 | 学识渊博,知识丰富 |
殚见洽闻 | 形容一个人见闻广博、学识丰富,善于通晓古今 |
三、成语用法
- 常用结构:主谓结构
- 常见搭配:某人“殚见洽闻”,“具有殚见洽闻之才”
- 适用语境:多用于赞美他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四、延伸说明
虽然“殚见洽闻”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一些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到它的身影。它强调的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阅历,与“博古通今”、“学富五车”等成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殚见洽闻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 |
释义 | 见闻广博,学识丰富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见识广、学识渊博 |
适用语境 | 正式场合、文学作品中 |
同义词 | 博古通今、学富五车、见多识广 |
六、结语
“殚见洽闻”作为一个古典成语,承载着古人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了解它的出处和含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也能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