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共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共”字常用于表达“共同、一起、共同拥有”等含义。许多成语中都包含了“共”字,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协作、团结和共享的重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带有“共”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常见带“共”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同甘共苦 | 共同经历欢乐与困苦 | 《后汉书》 |
众志成城 | 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形成坚固的城墙 | 《尚书》 |
和衷共济 | 团结一致,共同渡过难关 | 《尚书·皋陶谟》 |
荣辱与共 | 共同享有荣耀和承担耻辱 | 《三国志》 |
合作共事 | 一起工作、合作完成任务 | 现代用法 |
一视同仁 | 对待所有人同样公正 | 《论语》 |
共同奋斗 | 一起努力、共同追求目标 | 现代用法 |
患难与共 | 在困难时互相支持、共同面对 | 《左传》 |
举世共知 | 全世界都知道 | 现代用法 |
共商国是 | 共同讨论国家大事 | 《史记》 |
二、成语特点分析
1. 强调团结与合作
多数含有“共”字的成语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如“同甘共苦”“和衷共济”等,表达了在困难或成功时共同面对的态度。
2. 体现平等与公正
如“一视同仁”“荣辱与共”,表现出一种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3.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
这些成语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官方文件或正式演讲中,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庄重感。
4. 部分为现代常用语
如“合作共事”“共同奋斗”等,虽然来源于古文,但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
三、总结
“共”字在成语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古代典籍还是现代语境,这些成语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集体、团结、互助的传统价值观。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