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由我而死出处于哪里】“伯仁由我而死”这句话出自《晋书·王导传》,是东晋时期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典故。它背后蕴含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斗争,反映了当时士族门阀之间的权力博弈。本文将对这句话的出处、含义及历史背景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伯仁由我而死”出自《晋书·王导传》,讲述的是东晋名臣王导与好友周顗之间的一段悲情故事。周顗因被权臣王敦所害,而王导在其中扮演了微妙的角色。尽管王导并未直接参与杀害周顗,但他的沉默与不作为被认为间接导致了周顗的死亡。因此,周顗临终前曾说:“伯仁由我而死。”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王导的失望与怨恨。
该典故不仅体现了个人恩怨,也反映了东晋时期士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权力斗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 |
原文句子 | “伯仁由我而死。” |
出处原文 | “(周顗)临刑叹曰:‘伯仁由我而死。’” |
人物 | 周顗(被杀者)、王导(当事人) |
背景 | 东晋时期,王敦之乱,士族门阀斗争激烈 |
含义 | 表达周顗认为自己之死与王导有关,暗示其未能尽责或有负于友人 |
历史评价 | 反映了东晋政治环境的残酷,以及士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
文化影响 | 成为后世表达“责任归属”或“友情悲剧”的经典语句 |
三、结语
“伯仁由我而死”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遗言,更是一种情感与责任的表达。它揭示了古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政治环境的险恶。通过这一典故,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东晋时期的历史脉络,以及人性在权力面前的挣扎与无奈。
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可继续查阅《晋书》及其他史料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