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由来100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投江殉国后,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这一天举行龙舟竞渡、吃粽子等活动,逐渐演变为今天的端午习俗。
项目 | 内容 |
节日名称 | 端午节 / 端阳节 |
日期 | 农历五月初五 |
主要习俗 | 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饮雄黄酒 |
起源传说 |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主流说法);也有说法与纪念伍子胥、曹娥等有关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先贤的敬仰,祈求健康平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现代发展 | 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
(全文共计约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