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丛绕舍似陶家全诗】“秋丛绕舍似陶家”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原诗为: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菊花环绕屋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并借菊花的高洁品质寄托了个人的志趣与情怀。
一、诗歌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元稹(唐代) |
| 诗题 | 《菊花》 |
| 出处 | 《元氏长庆集》 |
| 主题 | 赞美菊花的高洁品格,表达对菊花的独特喜爱 |
| 意象 | 秋丛、篱边、菊花、夕阳 |
| 情感 | 高洁、孤傲、淡泊、不随波逐流 |
| 结构 |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快,含蓄隽永 |
二、诗歌赏析
“秋丛绕舍似陶家”一句,以“陶家”代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以咏菊著称,故借此引出对菊花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菊花在秋日中围绕屋舍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意境。
“遍绕篱边日渐斜”进一步描绘菊花在夕阳下的姿态,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静谧。最后一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则点明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并非偶然,而是因为菊花在群芳凋零之后仍能傲然开放,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
三、文化意义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隐逸的象征。元稹在此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也寄托了自己不愿随俗浮沉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脉相承,体现出文人墨客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四、总结
《菊花》是一首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的咏物诗。它通过对菊花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秋丛绕舍似陶家”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