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对联吗】一、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句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意思是:即使青山挡住了视线,江水依然会向东流去,象征着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那么,“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否是一副对联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这句话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对仗性,但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联,而是一句完整的词句。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
二、表格对比分析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南宋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 原文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 是否对联 | ❌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联 |
| 对联定义 | 对联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协调、内容相关 |
| 该句结构 | 两句,每句五字,结构对称,但缺乏严格对仗和独立意义 |
| 是否可作对联使用 | ✅ 可以作为对联使用,但需根据具体场合调整 |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诗词引用或书法作品中,表达历史不可逆转之意 |
三、详细解析
1. 出处与背景
这句话出自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历史潮流的无奈。其中“青山遮不住”是比喻眼前的困难无法阻挡;“毕竟东流去”则表示历史的发展趋势不可改变。
2. 是否为对联
虽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结构上类似对联,但其本质上是词中的句子,而非专门创作的对联。对联通常要求上下句在字数、词性、平仄等方面严格对应,而此句更偏向于诗词中的描写。
3. 能否作为对联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人将这两句单独摘出,当作对联来使用,尤其在书法作品中较为常见。这种做法虽不完全符合传统对联规范,但在现代语境下是可以接受的。
4. 对联与诗句的区别
- 对联:注重对仗工整、结构严谨,常用于节日、庆典、门联等。
- 诗句:更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不一定具备严格的对仗结构。
四、结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联,而是出自辛弃疾词作的一句经典名句。尽管它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对仗性,可以被灵活地用作对联,但从文学形式的角度来看,它仍属于诗词范畴。
如需将其作为对联使用,建议适当调整句式,使其更符合对联的格式要求。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对联知识与文学常识,旨在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