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怎么教孩子】“破十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常见的减法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它通过将被减数拆分成10和一个数,再用10减去减数,最后再加上余下的部分,从而简化计算过程。这种方法有助于孩子理解数的组成与分解,提升他们的运算能力。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又称为“拆十法”,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把被减数拆成10和一个数,然后用10减去减数,得到的结果再与剩下的那个数相加,最终得到答案。例如:
13 - 5 = ?
可以这样计算:
13 = 10 + 3
10 - 5 = 5
5 + 3 = 8
所以,13 - 5 = 8
二、为什么教孩子“破十法”?
1. 帮助孩子理解数的结构:让孩子知道10是一个重要的计数单位。
2. 提升计算速度:通过拆分和组合,减少复杂计算的难度。
3. 为后续学习打基础:为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等更复杂的运算奠定基础。
三、如何教孩子“破十法”?
教学步骤:
| 步骤 | 操作 | 说明 |
| 1 | 引入概念 | 用实物或图片展示10个物体,引导孩子认识10的重要性。 |
| 2 | 拆分数字 | 让孩子将被减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如15=10+5。 |
| 3 | 减法操作 | 用10减去减数,如10-6=4。 |
| 4 | 加上剩余部分 | 将结果加上剩下的数,如4+5=9。 |
| 5 | 验证结果 | 用其他方法(如数手指)验证是否正确。 |
四、常见问题及解答
| 问题 | 解答 |
| 孩子不会拆分数字怎么办? | 可以使用实物或卡片,逐步引导孩子练习拆分。 |
| 孩子记不住步骤怎么办? | 多做练习题,结合口诀或儿歌帮助记忆。 |
|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掌握? | 让孩子独立完成几道题,并解释思路。 |
五、教学建议
- 从简单到复杂:先教10以内减法,再逐步引入11-20之间的减法。
- 多用游戏方式:通过卡片、数字拼图等方式增加趣味性。
- 鼓励孩子表达:让孩子自己说出每一步的操作,加深理解。
六、总结
“破十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减法策略,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使用。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和反复练习,孩子不仅能掌握这一方法,还能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家长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帮助孩子建立信心,爱上数学。
| 方法名称 | 破十法 |
| 适用对象 | 一年级学生 |
| 核心思想 | 拆分数字,利用10进行减法 |
| 教学重点 | 数的拆分、10的运用 |
| 教学目标 | 提高计算能力、理解数的结构 |
| 常见误区 | 不会拆分、步骤混乱、缺乏练习 |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教授“破十法”,帮助孩子打好数学基础,提升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