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虬卧龙的意思】“盘虬卧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有才华但尚未被世人所知或未得到重用。这个成语源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的描述,原意是说他像一条盘绕的龙一样隐藏在山林之中,等待时机施展才能。
一、
“盘虬卧龙”字面意思是盘绕的虬龙,象征着潜藏不露、蓄势待发的状态。在文学和日常使用中,它多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暂时隐居或未被发现,但一旦有机会便会大展宏图。
该成语常用于赞美那些有才华却低调行事的人,也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目前地位不高,但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二、表格形式展示
| 词语 | 盘虬卧龙 |
| 拼音 | pán qiú wò lóng |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 释义 | 比喻有才能但尚未显露或未被重用的人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才隐居或未得重用 |
| 近义词 | 龙潜深渊、韬光养晦、埋头苦干 |
| 反义词 | 显山露水、锋芒毕露、出类拔萃 |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评论人物、激励他人 |
| 示例 | 他虽隐居山林,却有“盘虬卧龙”之才,终有一日会名扬天下。 |
三、延伸理解
“盘虬卧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状态的写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才能往往需要时间去沉淀,也需要机遇去展现。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如诸葛亮、姜子牙等,都是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因此,“盘虬卧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坚持与耐心的一种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