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平十法和破十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加减法是基础中的基础。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10以内或20以内的加减运算,老师通常会引入“平十法”和“破十法”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十几减几”的减法问题,尤其适用于学生刚开始接触进位和退位减法的时候。
以下是关于“平十法”和“破十法”的详细总结:
一、平十法
定义:
平十法是一种用于“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通过将被减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进行减法运算,使计算更加直观、简单。
适用情况:
当被减数是“十几”,而减数小于等于9时使用。
步骤说明:
1. 将被减数(如13)拆成10 + 3;
2. 先用10减去减数(如10 - 5 = 5);
3. 再把剩下的部分加上个位数(如5 + 3 = 8)。
举例:
13 - 5 = ?
→ 10 + 3 → 10 - 5 = 5 → 5 + 3 = 8
二、破十法
定义:
破十法也是一种用于“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先将被减数拆成10和一个数,然后从10中减去减数,最后再加上剩下的那个数。
适用情况:
同样适用于“十几减几”的情况,尤其是当减数较大时。
步骤说明:
1. 将被减数(如15)拆成10 + 5;
2. 用10减去减数(如10 - 7 = 3);
3. 再把结果加上剩下的那个数(如3 + 5 = 8)。
举例:
15 - 7 = ?
→ 10 + 5 → 10 - 7 = 3 → 3 + 5 = 8
三、平十法与破十法对比表
方法 | 定义 | 适用情况 | 计算步骤 | 示例 |
平十法 | 将被减数拆成10 + 个位数,再减去减数 | 十几减几(减数≤9) | 拆分 → 减 → 加 | 13 - 5 = 8 |
破十法 | 将被减数拆成10 + 个位数,再从10中减 | 十几减几(减数较大) | 拆分 → 减 → 加 | 15 - 7 = 8 |
四、教学建议
-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物操作(如小棒、计数器)来帮助孩子理解“平十法”和“破十法”的原理;
- 鼓励孩子多练习,逐步从具体操作过渡到抽象思维;
- 可以结合口诀或儿歌帮助记忆,例如:“先拆10再减数,余下加个位数”。
通过掌握“平十法”和“破十法”,一年级的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完成20以内的减法运算,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