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是什么意思】“赴汤蹈火”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不顾危险,勇往直前,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典故,常用于赞美那些勇敢无畏、义无反顾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赴汤蹈火 |
拼音 | fù tāng dǎo huǒ |
出处 | 《汉书·枚乘传》:“夫以人之性,莫不有贪,而所以为义者,非欲以求利也,乃以避祸也。是以赴汤蹈火,虽死不悔。” |
字面意思 | “赴”指奔赴,“汤”指滚水,“蹈”指踩,“火”指火焰。字面上是说跳进滚水和火焰中,比喻不惧艰险。 |
引申意义 | 形容人为了正义、责任或信仰,甘愿承受巨大风险,甚至牺牲生命。 |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作谓语、定语 | 他为了保护群众,赴汤蹈火,英勇牺牲。 |
常用于赞扬英雄人物 | 在危急时刻,消防员们赴汤蹈火,救出了被困群众。 |
也可用于描述坚定的决心 | 即使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毫不犹豫地赴汤蹈火。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义无反顾、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胆小怕事、退缩不前 |
四、总结
“赴汤蹈火”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它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勇气,也体现了对某种价值或使命的高度忠诚。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不一定面临真正的“汤”与“火”,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结语:
“赴汤蹈火”不仅是语言中的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面对困难时,保持这种无畏和坚定,才能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