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作壁上观什么意思

2025-09-23 20:30:45

问题描述:

作壁上观什么意思,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20:30:45

作壁上观什么意思】“作壁上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在事情发生时,置身事外、不参与也不表态的态度。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旁观者在战事中只站在墙边观看,而不参与战斗的行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作壁上观
拼音 zuò bì shàng guān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与项羽俱攻秦军,……项王怒曰:‘此沛公之志也!’于是乃令张良留谢,……楚军壁于鸿门,而汉王独与樊哙、夏侯婴等数十人骑马走,……遂入关,……项羽闻之,大怒,曰:‘此沛公之志也!’于是乃令张良留谢,……楚军壁于鸿门,而汉王独与樊哙、夏侯婴等数十人骑马走,……遂入关,……”(注:原文虽无“作壁上观”,但后世引申为类似意思)
释义 形容置身事外,不参与、不表态,只在一旁观望
用法 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冲突或事件时的冷漠态度
近义词 袖手旁观、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反义词 积极参与、挺身而出、奋勇向前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作壁上观”最早并非出自经典文献,而是后人根据历史事件进行引申和演变而成。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秦末楚汉相争时期。当时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斗争激烈,许多诸侯国选择保持中立,仅在一旁观察局势发展,不愿轻易站队。这种行为被后人称为“作壁上观”。

在现代语境中,“作壁上观”多用于批评那些在关键时刻不作为、不表态的人或组织,强调其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
工作场合 面对公司内部的矛盾,他总是“作壁上观”,从不发表意见。
家庭纠纷 父母吵架时,孩子选择“作壁上观”,不插手也不劝解。
社会事件 在公共事件中,有些人“作壁上观”,只关注结果而不参与讨论。

四、总结

“作壁上观”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事情时采取旁观态度,不介入、不表态。它既可用于批评他人,也可用于自省,提醒人们在关键时刻应有所担当,而不是一味旁观。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和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积极回应,避免成为“作壁上观”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