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白马篇原文及翻译】《白马篇》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豪迈奔放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英勇无畏的游侠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建安文学“慷慨任气”的风格。
一、原文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宿昔秉良弓,鞍马四面施。
> 长驱蹈匈奴,伏尸数十里。
> 武艺精且强,箭出如流星。
>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二、翻译
原文 | 翻译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 白色骏马戴着金色的缰绳,轻快地向西北奔驰。 |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请问这是谁家的少年,原来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儿。 |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他从小离开家乡,名声传遍了边塞。 |
宿昔秉良弓,鞍马四面施。 | 平时就拿着好弓,骑马四处征战。 |
长驱蹈匈奴,伏尸数十里。 | 他奋勇冲向匈奴,敌人尸体遍布几十里。 |
武艺精且强,箭出如流星。 | 他的武艺高强,箭法如流星般迅速。 |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 他连父母都不顾,更别说妻子儿女了。 |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 他的名字被写入勇士名册,不能有个人私心。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为了国家危难,他甘愿献出生命,视死如归。 |
三、总结
《白马篇》通过描写一位英勇的游侠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忠勇精神的推崇。诗中人物不畏艰险、舍生忘死,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曹植借古讽今,寄托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理想。
此诗语言简练有力,节奏明快,情感激昂,是建安风骨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是一首赞颂英雄的诗篇,也是曹植文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原创声明: 本文内容为根据《曹植白马篇》原文进行的解读与翻译整理,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分析,旨在提供通俗易懂的理解方式,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模式,确保内容真实、原创、符合学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