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翻译分享

2025-09-12 20:24:33

问题描述: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翻译分享,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20:24:33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翻译分享】《工之侨献琴》是明代文学家刘基(字伯温)所作的一篇寓言性质的短文,通过讲述一位工匠工之侨献琴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社会中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现象。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于语文教学和文学欣赏。

一、文章

故事讲的是工之侨制作了一把非常精美的琴,他将这把琴献给朝廷中的官员。然而,这位官员并不识琴,只是觉得琴的外表华丽,于是将它视为珍宝。后来,有人指出这把琴其实并不好听,琴声平淡无奇,甚至不如普通的琴。最终,这把“名琴”被当作废品丢弃。

这篇文章借琴喻人,揭示了人们往往只注重表面的华丽,而忽视内在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人才的误判与埋没。

二、文言文原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白话翻译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工之侨得到一块优质的桐木,把它砍削成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声音清脆悦耳。
以为天下之美也,献诸朝。 他认为这是天下的至美之物,于是献给了朝廷。
有工师曰:“美哉!是琴也。”遂以献于太常。 有一位乐官说:“真美啊!这是一把好琴。”于是把它献给了太常寺。
太常以闻于上,上使试之。 太常寺将此事上报给皇上,皇上命人试奏。
琴声不扬,其音甚下。 弹出来的声音却不高亢,音调也很低沉。
上曰:“此非古之良琴也。”乃弃之。 皇上说:“这不是古代的好琴。”于是把它扔掉了。
或曰:“子之琴,虽不及古,然亦可贵矣。” 有人说:“你的琴虽然不如古代的,但也是值得珍惜的。”
工之侨曰:“吾知其声,不知其形;今人惟见其形,不见其声。” 工之侨说:“我知道它的声音,却不知道它的外形;现在的人只看它的外形,看不到它的声音。”

三、文章寓意与启示

1. 重视内在价值:文章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形式。

2. 批判虚荣风气:讽刺了当时社会中盲目崇拜外表、忽视实际能力的风气。

3. 人才被埋没:暗示真正有才华的人可能因为不被理解而被忽视或抛弃。

4. 反思教育与选拔机制:提醒人们在评价事物时,应注重实质,而不是表面现象。

四、结语

《工之侨献琴》虽篇幅短小,却寓意深远,不仅是一则生动的寓言故事,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它让我们思考: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是否也在重蹈“只看外表”的覆辙?是否忽略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不仅能提升文言阅读能力,更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做人道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