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的全诗

2025-09-11 16:17:48

问题描述: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的全诗,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16:17:48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的全诗】《水调歌头·中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以中秋月夜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亲情、宇宙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它不仅展现了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

一、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中秋》是苏轼在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中秋夜所作,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被贬至密州(今山东诸城)。面对明月高悬、举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他内心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该词以“明月几时有”开篇,引出对宇宙、时间的追问,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中秋诗词中的巅峰之作。

二、全文内容

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

项目 内容
词牌名 水调歌头
作者 苏轼
创作时间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
背景 中秋夜,被贬密州
主题 对人生、亲情、宇宙的思考
情感基调 感慨、思念、豁达
经典语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学价值 中秋诗词代表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四、艺术特色

1. 想象丰富:词中“乘风归去”“琼楼玉宇”等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 情感真挚: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对亲人团聚的渴望。

3. 哲理深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蕴含人生无常的哲理。

4. 语言简练:用词朴素自然,却富有感染力。

五、结语

《水调歌头·中秋》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团圆”“思念”“人生”的深刻诠释。它穿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能在这首词中找到共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