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云南省红河州疫情最新通报(云南省红河州)

2023-01-13 15:55:22 来源: 用户: 

您好,现在柳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云南省红河州疫情最新通报,云南省红河州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简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北与南部与越南毗邻,总面积32931平方公里,州人民政府驻蒙自县。

2、2008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为红河州在云南的位置441.2万人,全州户籍总人口为424.2万人。

3、下辖两市、十一个县,即: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县、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

4、1954年建红河哈尼族自治区,1957年与蒙自专区合并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5、主要为高原,哀牢山和红河在其西南,南盘江流经其东北。

6、产桂皮、鹿茸等药材,锡矿资源丰富。

7、农产品有稻、玉米、薯类、甘蔗、花生、烟草、棉花等,并产香蕉、菠萝、荔枝等果品和咖啡。

8、有冶金、机械、化学、建材、电力和制糖等工业。

9、特产有个旧锡制品、蒙自石榴等。

10、名胜古迹有弥勒白龙洞、泸西阿庐古洞等。

11、  红河州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闻名的锡都——个旧。

12、基本特征是多山区、多民族、贫困人口多、边境线长。

13、河口、金平、绿春三县与越南接壤,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类口岸。

14、主要优势是生物多样、文化多元、资源丰富,北回归线横穿而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15、  全州拥有7500平方公里的热区,各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巨大,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众多。

16、红河州发展的现状格局是,以红河为界,南北发展差异大、山区坝区生产力水平差距大、各民族社会发育程度不平衡,在发展层次上属于欠发达地区。

17、  人口民族  红河州少数民族众多,境内有哈尼族、彝族、汉族、苗族、傣族、壮族、瑶族、回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6%。

18、他们的宗教信仰、民族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筑、服装服饰、音乐舞蹈各有特色。

19、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住土掌房,衣服多为蓝、黑色,妇女会刺绣挑花,女青年喜爱一银链、银币、银泡为胸饰,能歌善舞,“把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

20、彝族服饰可区别的有近百种。

21、红河彝族姑娘爱戴鸡冠帽,帽上的大小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象征光明和幸福。

22、瑶族妇女能纺善织,梳圆锥型发式和戴红头巾的,是已婚妇女的标志。

23、  地形地势  全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4、地形以红河为界,最高处为金平县西南部的西隆山,海拔3074米;最低处在河口县南溪河口,海拔76.4米,同时也为全省最低点。

25、河流分属红河、南盘江水系,主要支流有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曲江、甸溪河等。

26、湖泊有异龙湖、赤瑞湖、三角海、大屯海和长桥海。

27、  元江以东属于滇东高原区,元江以西为横断山纵谷的哀牢山区。

28、哀牢山的东坡,元江河谷断裂带强烈下切,相对高差达2000多米。

29、在绵延数百里的山脉中,生活着勤劳的各族人民。

30、河谷地区是傣族,他们以稻作文化著称。

31、瑶族居住在哀牢山区气候温和的沟箐里,这里林茂泉清,盛产草果,木耳和香菌、瑶族世代相传的医术神秘而有奇效。

32、哈尼族、彝族居住在山腰地带,这里气候清凉,他们在大山之中创造了堪称人间奇迹的梯田。

33、在山顶上则居住着苗族,苗族妇女手工制作的蜡染和刺绣,异常美丽。

34、  红河州北与昆明相连,南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848公里。

35、红河州内昆河二级公路贯穿南北,昆河铁路从境内穿过,列车直达越南首都河内。

36、发展旅游业具有很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

37、红河州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全省的1/10,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38、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水和阿庐古洞,国家级森林公园花鱼洞,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南溪河等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

39、溶洞资源规模宏大,特色鲜明。

40、例如,有国家16条旅游专线之一、36个王牌景点之一以及云南省十大优秀旅游景区之一的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区,亚洲最壮观的溶洞建水燕子洞。

41、红河州历史悠久,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深厚。

42、红河州内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有著名的锡都个旧,有滇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蒙自,有闻名遐迩的锡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

43、我州受中原文化影响形成的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其景点数量之多,景观内容之全,文化内涵之丰富,建筑风格之独特,与中原文化结合之完好,为云南之首。

44、  自然资源  红河州资源丰富,是云南省有色金属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全州有三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烤烟为主,草果产量居全国首位。

45、香蕉、菠萝、石榴为自治州的名产。

46、  红河州的资源特点如下:  1.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

47、有高等经济作物近7000种,南药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亦很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48、  2.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49、全州各县(市)都有矿藏,现已探明和发现的各种金 属和非金属矿床(点)计有500多处,矿种50多种,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保有储量达300多万吨。

50、在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中,锡、锰及伴生金属铟、铋、银 在全省和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51、  3.有开发潜力较大的水力资源。

52、境内红河、腾条江、李仙江、南盘江4条主要河流的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5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34万千瓦。

53、目前,仅开发利用12.5%。

54、  4.有绚丽多姿的旅游资源。

55、建于公元1285年的孔庙规模及知名度仅次于山东省曲阜的文庙,为全国第二大文庙。

56、近几年已开发出以泸西阿庐古洞、建水燕子洞等溶洞群和屏边大围山森林公园等一大批旅游景点。

57、  经济发展  红河州的地缘优势十分突出,境内公路、铁路交通便利,滇越铁路从昆明经河口可直达越南重要港口海防;境内的昆河公路有456公里。

58、河口县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对外通商口岸,金平县的金水河与越南莱州省隔河相望,现已成为国家级的口岸。

59、优越的地缘优势,为全州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60、  由于红河州的工业起步早,科技力量亦较为雄厚,随着冶金和电力的发展,带动了机械、化工、轻纺、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61、目前,全州已建立起有33个门类、粗具规模、在云南省具有一定优势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以有色金属为主的重工业,以食糖、卷烟为骨干的轻工业等多种行业况相发展的格局。

62、在工业产品中,锡工艺品、焊锡、精锡、紫陶汽锅等10多种产品被评为"国优"和"部优",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采、选、冶技术有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制糖加工技术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63、  2008年,红河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5亿元,比上年增加30.4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18.58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90.49亿元,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6.29亿元,增长9.3%。

64、全年全州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24.23亿元,增长7.8%。

65、  全州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22256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23元,比上年增长19.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8亿元;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0.17亿美元。

66、  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51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7年增长10.0%。

67、实现财政总收入12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68、在财政总收入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45.14亿元,增长19.7%。

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7.34亿元,增长30.9%。

7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9.71亿元。

71、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72、  当前,全州各族人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推进全州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并朝着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红河的目标迈步前进。

73、  历史沿革  红河州历史悠久,素有“滇南商埠”、“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

74、旧石器时代,红河州即有人类繁衍生息。

75、汉代,红河州境分属牂牁郡和益州郡。

76、三国时为兴古郡。

77、两晋南北朝时分属梁水、建宁两郡。

78、唐初,红河州一带属南宁州都督。

79、南诏时属通海都督。

80、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今红河州之大部隶属秀山郡(府治在今通海县),泸西、弥勒属石城郡(今曲靖)。

81、元至元十三年,现红河北岸大部分地区分属临安路和广西府管辖。

82、临安路治在通海,下辖建水、石屏、宁州(今华宁)三州和舍资千户(蒙自老寨);弥勒、泸西属广西府管辖。

83、  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临安路改为临安府,府治迁至建水。

84、府辖建水州、石屏州、阿迷州、蒙自县及红河两岸少数民族地区的各个长官司,弥勒、泸西仍属广西府。

85、清属临安府。

86、民国3年(1914年),设蒙自道,辖建水、石屏、蒙自、阿迷、个旧、屏边、金平、元江、广西等16个县和河口对汛督办区。

87、1942年7月,云南省第三和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相继在建水县和弥勒县成立,旋即分别改为第三和第二行政区。

88、1947年,第三行政区改为第五行政区(驻建水),辖建水、石屏、曲溪、蒙自、开远、个旧、屏边、金平、元江等10个县和龙武设治局、河口对汛督办署。

89、第二行政区改为第三行政区(驻弥勒),辖弥勒、泸西、路南等县。

90、红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分别隶属于元江、石屏、建水、蒙自、个旧等县。

91、1949年,第三行政区迁往路南县,第五行政区迁往个旧县。

92、  1949年12月,滇南人民行政公署在建水县成立,1950年2月,改称蒙自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并于3月将专员公署驻地由建水迁往蒙自,12月,蒙自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云南省人民政府蒙自区专员公署(简称蒙自专署)。

93、1953年5月1日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在元阳新街成立。

94、1957年11月,蒙自专区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合并建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95、1958年个旧市(1951年个旧县改市)划归自治州领导,自治州州府由蒙自迁移个旧。

96、2003年11月18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级行政机关从个旧迁移至蒙自。

97、  红河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悠久璀璨。

98、主要民族节日有以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为新年的哈尼族十月年(又称哈尼年),每年六月的哈尼族矻扎扎节(又称六月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彝族火把节,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苗族花山节,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的瑶族盘王节,一般在傣历六月间举行的傣族泼水节,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举行的傣族男人节等。

99、  红河州民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史诗、神化、传说、故事、叙事长诗、歌谣、谚语、谜语等等,如哈尼族《十二奴局》、《哈尼祖先过江来》、《哈尼阿培聪坡坡》,彝族《阿细的先基》。

100、彝族古籍文献丰富,全州散存于民间的彝文古籍二千多卷,著名文献有《尼苏夺节》、《彝族创世纪》、《太阳历》等。

101、经典的舞蹈有哈尼族苍劲有力的芒鼓舞、娱乐健身的乐作舞,彝族阿细跳月、烟盒舞,苗族芦笙舞等。

102、经典音乐有石屏彝族的海菜腔等。

103、《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族多声部音乐、彝族烟盒舞、彝族海菜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4、民族乐器有彝族的巴乌、口弦,苗族的芦笙,傣族的葫芦丝等。

105、图腾崇拜有哈尼族的祭龙,彝族的祭火、祭山等。

106、节日文体活动有爬花杆、赛芦笙、打磨秋、对歌、斗鸡、斗牛、丢包等。

107、成年仪式主要是瑶族的度戒等。

108、  QQ:413636766。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