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今日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是什么地位)

2023-05-20 15:32:00 来源: 用户: 

大家好,知识小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是什么地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手术指征

对于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职业综合考虑。股骨头坏死已进展到晚期,股骨头塌陷并继发骨关节炎(ARCO 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唯一的替代手术方法。

其相关适应症包括:

晚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年龄大于50岁;

年龄虽小于50岁,但股骨头和髋臼均受累,发生骨关节炎;

期(ARCO)病变年龄大于50岁,有严重疼痛症状;

股骨头保存手术失败后。

相对较差的迹象包括:

年轻患者(小于40岁)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选择保留股骨头的手术方式;

失败可能性高的患者(持续服用大剂量激素或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酗酒者术后易发生髋关节脱位;

继续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较高。

手术方法和假体的选择

小于50岁的年轻患者可选择股骨头表面置换或无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THA),包括改变负重面以减少关节面的磨损(金属-陶瓷、金属-金属、陶瓷-陶瓷)。对于需求低、伴有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应使用Hybrid或骨水泥型THA。虽然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仍是日本等国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手术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并不乐观。

近来,许多学者采用股骨头表面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其优点是:

不切除股骨头和股骨颈,保持正常的力学传递形式,避免应力遮挡骨吸收;

股骨头金属面与髋臼软骨相关,无磨性骨溶解;

保留股骨上段的骨量,为以后的翻修手术提供方便;

是过渡性手术。

不同于一般髋关节置换的特殊考虑

1.感染:

这类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成分不明的药物。他们术后往往仍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病,增加了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预防感染的对策包括:停用激素至少3个月或控制激素剂量在1 ~ 2片口服强的松片(5 ~ 10mg);术中使用含抗生素的锤子或含抗生素的骨水泥;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特别强调术中保持一定的抗生素血药浓度。

2.髋臼和股骨上部的骨质变化:

Calder从股骨头坏死病例中取出上骨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发现大转子、小转子及小转子下4mm的骨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坏死,对假体的固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这类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我们要记住软骨下骨板的强度是

需要注意的是,股骨近端的形态和骨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股骨近端的柄部难以插入,无法使用干骺端固定的假体。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

股骨头坏死约占首次髋关节置换的10%。影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远期疗效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患者年龄:这类患者多为50岁以下的中青年男性,日常活动量大,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假体磨损率增加,术后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高。

骨质量:有长期服用激素或酒精中毒史的患者常伴有全身性骨病,导致骨质疏松或骨营养不良,影响植入假体的骨生长,造成假体早期松动,股骨柄下沉。不同原因(激素性、酒精性、创伤性和特发性)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关节置换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

与全髋关节置换相比,双极股骨头置换更简单,技术要求更低,创伤更小。

Chan比较了28例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一侧(Ficat期)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另一侧(Ficat期)行全髋关节置换。平均随访6.4年,假体松动、移位、骨质溶解、翻修率和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表明生物固定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一种选择。但这种手术往往会引起腹股沟疼痛、髋臼骨擦伤等术后并发症。

全骨水泥THA应谨慎使用,尤其是年轻患者(小于50岁)。长期随访失败率高,给翻修手术带来很大不便。只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