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是什么意思】“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是一句出自《诗经·大序》的古语,意思是:内心的情感被触动后,自然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句话强调了情感与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真挚的感情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一、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出自《诗经·大序》,原文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意思是:诗歌是内心情感的体现,当内心的情感被触动时,就会自然而然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这句话强调了以下几点:
1. 情感是语言的源泉: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引发真实的语言表达。
2.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3. 艺术创作的基础:无论是诗歌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源于内心的感动和情感的激发。
因此,“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不仅适用于文学创作,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与情感表达。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诗经·大序》 |
| 原文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 含义 | 内心的情感被触动后,自然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
| 核心思想 | 情感是语言的源泉,语言是情感的表达 |
| 应用领域 | 文学创作、人际沟通、艺术表达等 |
| 现代意义 | 强调真诚表达的重要性,反对虚伪或刻意的语言 |
| 相关概念 | 志之所之、发言为诗、以情动人 |
三、结语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不仅是一句古老的诗句,更是一种对情感与语言关系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在表达时应注重内心的真实感受,避免空洞无物的言语。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日常交流,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