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哪一句】“扑朔迷离”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复杂、难以分辨清楚。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乐府诗《木兰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出处和含义,本文将通过与表格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她的英勇与孝心。这首诗语言质朴、情节生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在《木兰诗》中,“扑朔迷离”这一成语的原文为: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这句话的意思是:雄兔的脚跳跃不定,雌兔的眼睛眯成一条线。后人从中引申出“扑朔迷离”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分辨清楚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扑朔迷离”常被用作形容情况复杂,但在原诗中,它只是对兔子特征的描写,并没有引申义。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扑朔迷离 |
| 出处 | 《木兰诗》 |
| 原文句子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 作者 | 不详(属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 |
| 诗句解释 | 描写雄兔和雌兔的不同特征,雄兔脚跳动不停,雌兔眼睛眯起。 |
| 成语引申义 | 形容事情复杂、难辨真伪或真假难分的情况。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事件、关系、局势等复杂不清的状态。 |
三、结语
“扑朔迷离”虽源自《木兰诗》,但其意义已超越原诗的本意,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之一。了解成语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清晰的信息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