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出言不逊成语典故

2025-09-30 23:16:09

问题描述:

出言不逊成语典故,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23:16:09

出言不逊成语典故】“出言不逊”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说话态度傲慢、没有礼貌,带有轻蔑或侮辱的意味。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历史故事,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出言不逊
拼音 chū yán bù xùn
解释 说话不客气,态度粗暴,缺乏礼貌。
近义词 言辞激烈、态度傲慢、出口伤人
反义词 谦虚有礼、言辞温和、恭敬有加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在言语中表现出不尊重或挑衅的态度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出言不逊”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言多狂悖,出言不逊。”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人说话态度傲慢,言语不恭,因此被用来形容那些不讲礼貌、态度粗鲁的人。

在更早的文献中,类似的说法也出现过,如《史记》中记载的一些人物言行,体现出对他人不敬的态度。这些历史事件为“出言不逊”这一成语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

三、使用场景与现代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出言不逊”常用来批评那些在交谈中态度恶劣、言语无礼的人。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失礼,更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可能引发冲突或误解。

在职场、家庭、社交场合中,保持谦逊、礼貌的言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出言不逊”的人,往往会被认为缺乏教养和修养,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总结

“出言不逊”不仅是对语言行为的描述,更是一种道德和礼仪的体现。在现代社会,随着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更应注重语言的文明与得体,避免因“出言不逊”而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与误会。

内容 说明
成语含义 表示说话不客气、态度傲慢
典故出处 《后汉书》等古籍
现代应用 用于批评不礼貌的言语行为
文化意义 强调语言文明与人际尊重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出言不逊”的来历与用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辞,做一个有礼貌、有修养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