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什么意思】“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比较消极、不求上进的状态。虽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贬义,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的含义可能略有不同。
一、词语解释
得过且过:字面意思是“能过得去就暂且过下去”,引申为对事情不认真负责,只求暂时应付过去,不考虑长远发展。这种态度通常带有消极、懒散、缺乏进取心的意味。
二、来源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得过且过。” |
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
常用场景 | 描述人对工作、学习、生活态度消极时使用 |
近义词 | 混日子、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
反义词 | 勤奋努力、积极进取、精益求精 |
三、常见用法举例
1. 工作态度:他整天得过且过,从不主动承担责任。
2. 学习态度:学生如果总是得过且过,成绩很难提升。
3. 生活态度:有些人一辈子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目标。
四、是否应该“得过且过”?
在现实生活中,“得过且过”并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虽然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让人暂时避免压力,但长期如此容易导致个人成长停滞,甚至影响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境下(如短期压力大、身心疲惫),适当“得过且过”也可以作为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关键在于把握好度。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对事情不认真对待,只求暂时应付过去 |
情感色彩 | 贬义 |
适用对象 | 人、工作、生活等 |
建议 | 应该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避免长期“得过且过” |
总的来说,“得过且过”是一种需要警惕的生活态度。适度的放松是必要的,但不应成为逃避责任和挑战的借口。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