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和氏璧译文

2025-09-15 10:35:18

问题描述:

和氏璧译文,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0:35:18

和氏璧译文】《和氏璧》是出自《韩非子·和氏》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楚人卞和在山中发现一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楚武王,却因未被识别而遭到惩罚,最终被楚文王识破其价值,命名为“和氏璧”的过程。这个故事寓意深刻,反映了真才实学常被误解、埋没的现实,也表达了对识才者的赞美。

一、

项目 内容
故事来源 《韩非子·和氏》
主角 卞和
核心事件 卞和两次献玉,均未被识别,后被楚文王赏识
结局 玉被命名为“和氏璧”,成为传世珍宝
寓意 真才实学常被误解,识才者难能可贵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部分)

原文 译文
楚人和氏得玉于荆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玉石,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 楚厉王让玉匠鉴别,玉匠说:“是石头。”
和氏泣曰:“臣所以泣者,非为玉也,哀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也。” 卞和哭着说:“我哭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玉,而是悲哀宝玉却被称作石头,忠贞的人却被称作骗子。”
武王即位,和又献之。 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再次献玉。
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楚武王也让玉匠鉴别,玉匠仍说是石头。
和又泣,如前。 卞和又像之前一样哭泣。
文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楚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询问原因。
和曰:“臣之所以泣,非为玉也,乃悲夫君之不能辨也。” 卞和说:“我之所以哭泣,并不是因为玉,而是悲伤君主不能辨别是非。”
文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玉焉。 楚文王让玉匠处理这块璞玉,终于得到了玉。
遂命曰:“和氏之璧。” 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三、寓意与启示

1. 真才易被误认:卞和的玉最初不被认可,说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需要时间或有识之士来发现。

2. 忠诚与坚持:卞和多次献玉,即使被误解也不放弃,体现了他对真理的执着。

3. 识才的重要性:楚文王最终识别出玉的价值,展现了领导者识人用人的智慧。

4. 社会现实映射:故事也隐喻了现实中人才常被埋没,只有具备眼光的人才能发现其价值。

四、总结

《和氏璧》不仅是一个关于玉的故事,更是一则深刻的寓言。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未知或不被理解的事物时,应保持耐心与信念;同时,也强调了识人、用人的重要性。正如“和氏璧”最终被发现,真正的价值终将显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