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白在哪里做过官】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闻名于世。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李白并非一生都在游山玩水、饮酒赋诗,他其实也曾在朝廷中担任过官职。那么,唐朝李白在哪里做过官?下面将对此进行总结。
一、李白的仕途经历简要总结
李白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因才华被推荐入朝,但最终并未在官场中久留。他的任职经历主要集中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且多为短暂的官职,未有显著政绩。
二、李白做过的官职及任职地点(表格)
官职名称 | 任职时间 | 所属朝廷 | 任职地点 | 备注 |
剑南道参军 | 约742年 | 唐玄宗时期 | 梓州(今四川三台) | 部分史书认为此官职为虚职或临时任命 |
供奉翰林 | 742年-744年 | 唐玄宗时期 | 长安(今西安) | 皇帝近臣,负责文学侍从,非实权官职 |
左拾遗 | 758年 | 唐肃宗时期 | 长安 | 被贬后曾短暂任此职,后又遭贬 |
三、详细说明
1. 剑南道参军(约742年)
李白早年曾被推荐入蜀地任职,担任剑南道参军。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他因才学被举荐,但具体职责不详,可能为地方幕僚性质。这段经历时间较短,之后便离开。
2. 供奉翰林(742年-744年)
这是李白仕途中最著名的职位。唐玄宗听闻其诗名,召他入京,命为“供奉翰林”,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书、陪侍皇帝吟诗作对。但此职位并非实权官职,更多是文职顾问角色。李白性格豪放,与宫廷规矩不合,最终被排挤,离开长安。
3. 左拾遗(758年)
安史之乱期间,李白曾投奔永王李璘,参与平叛。战后被牵连,流放夜郎。后来虽被赦免,但未再受重用。在唐肃宗时期,他曾短暂担任左拾遗,但不久又被贬。
四、总结
综上所述,唐朝李白做过官的地方主要包括:梓州、长安。他的官职多为临时性或象征性,未能长期任职。尽管如此,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远胜于仕途,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文化明星之一。
结语
李白的一生,是诗与酒的一生,也是理想与现实碰撞的一生。他的仕途虽不显赫,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唐朝李白在哪里做过官,答案虽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他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