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痈舐痔出处于哪里】“吮痈舐痔”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为了讨好权贵,不惜做出卑劣、谄媚的行为。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常用于批评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人。
该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列御寇》,原文为:“彼且为婴儿,吾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吾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吾与之为无崖;彼且为无极,吾与之为无极;彼且为无矩,吾与之为无矩。故曰:‘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德,以爵禄为荣,以功名为高。’其于物也,不以德而以利;其于人也,不以义而以私。是以圣人不处其位,不居其禄,不任其职,不役其心。夫子曰:‘吾未见其明也。’”
虽然《庄子》中并未直接出现“吮痈舐痔”这一说法,但后世学者在解读庄子思想时,将“吮痈舐痔”引申为对那种迎合权贵、不顾道德的行为的讽刺。
后来,在《史记·张仪列传》中也有类似的表达,用来形容一些人为了利益而低声下气、阿谀奉承的态度。因此,“吮痈舐痔”逐渐成为描述这种行为的经典成语。
一、成语“吮痈舐痔”出处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吮痈舐痔 |
出处 | 《庄子·列御寇》(间接引用)及《史记·张仪列传》(后世引用) |
意思 | 形容人为了讨好权贵,不惜做出卑劣、谄媚的行为 |
用法 | 贬义词,多用于批评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人 |
近义词 | 阿谀奉承、曲意逢迎、献媚取宠 |
反义词 | 刚正不阿、正直不屈、不卑不亢 |
二、成语背景与演变
“吮痈舐痔”最早并非正式成语,而是后人根据庄子的思想进行引申和概括而来。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人为的功利行为。他批评那些为了名利而放弃本心、迎合权贵的人,认为这是违背自然之道的表现。
后人在理解庄子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创造了“吮痈舐痔”这样的成语,用以讽刺那些丧失人格、一味讨好的人。
三、现代使用场景
在现代社会,“吮痈舐痔”常用于文学、影视作品或日常对话中,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尊严、迎合上级或权势者的行为。例如:
- “他在领导面前总是低眉顺眼,简直是吮痈舐痔。”
- “这种人只懂得吮痈舐痔,毫无原则。”
四、结语
“吮痈舐痔”虽源自古代典籍,但其含义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权力和利益时,应保持独立人格和道德操守,避免沦为趋炎附势的工具。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并在现实中做出更符合人性和道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