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贤字的成语】在汉语中,“贤”字常用来表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常出现在成语中,以表达对品德高尚或能力出众者的赞美。以下是一些包含“贤”字的常见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了简要总结。
一、
“贤”字在成语中多用于形容人品高尚、才德兼备,如“贤人”、“贤士”等。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道德和才能的重视,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贤”的推崇。以下是部分含有“贤”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1. 贤者能者: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2. 贤妻良母:形容妻子贤惠、母亲慈爱。
3. 贤才不遇:指有才华的人没有得到重用。
4. 礼贤下士:指尊重有才德的人,谦逊待士。
5. 亲贤远佞:亲近贤能的人,远离奸佞之人。
6. 敬贤礼士:尊敬贤人,礼遇士人。
7. 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虽不直接含“贤”,但常与“贤人”并用。
8. 任人唯贤:选拔人才只看德才,不讲关系。
9. 知人善任:了解人并善于使用其才能。
10. 德才兼备:既有道德又有才能,是“贤”的核心体现。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传达了古代社会对“贤”的高度重视。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含义说明 | 出处/背景 |
贤者能者 | 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 古代文献常用 |
贤妻良母 | 形容妻子贤惠、母亲慈爱 | 多用于家庭伦理 |
贤才不遇 | 有才华的人未被重用 | 常用于感叹人才埋没 |
礼贤下士 | 尊重有才德的人,谦逊待士 | 多用于君主或官员 |
亲贤远佞 | 亲近贤能的人,远离奸佞之人 | 出自《论语》等经典 |
敬贤礼士 | 尊敬贤人,礼遇士人 | 多用于政治或教育领域 |
任人唯贤 | 选拔人才只看德才,不讲关系 | 现代常用,强调公平 |
知人善任 | 了解人并善于使用其才能 | 多用于领导或管理 |
德才兼备 | 既有道德又有才能 | 是“贤”的核心标准 |
怀瑾握瑜 | 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 出自《楚辞》 |
通过这些成语可以看出,“贤”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肯定,也是对社会价值的一种引导。在现代语境中,我们依然可以借鉴这些成语,倡导尊重人才、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