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绠短汲深是什么意思】“绠短汲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绳子太短,无法打水到深井”。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的才智或能力不足,却要承担重任,难以胜任。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力有限,却被委以重任,结果往往力不从心。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绠短汲深 |
拼音 | gěng duǎn jí shēn |
出处 | 《庄子·至乐》:“绠短而汲深,竭也。” |
本义 | 绳子太短,无法打水到深井中。 |
引申义 | 才能不足,却承担过重任务,难以胜任。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批评或自谦,表示自己能力有限,难当大任。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才疏学浅、力所不及 |
反义词 | 才高八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虽然努力,但经验不足,真是绠短汲深,难以胜任这份工作。” |
自我评价 | “我感觉自己绠短汲深,实在不敢接受这么重要的任务。” |
教育场合 | “老师说我们目前的水平还处于绠短汲深的状态,需要多加积累。” |
三、延伸理解
“绠短汲深”不仅是一种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评价,也反映了社会中常见的“用人不当”现象。在职场或团队合作中,如果将不适合的人放在关键位置上,往往会导致效率低下、任务失败,甚至影响整体发展。因此,合理评估能力和职责匹配度,是避免“绠短汲深”的关键。
四、结语
“绠短汲深”这一成语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认清自我、量力而行,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同时,在组织管理中,也要注重人岗匹配,避免因“绠短汲深”而造成资源浪费与目标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