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不胫而走成语解释

2025-10-22 19:35:12

问题描述:

不胫而走成语解释,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2 19:35:12

不胫而走成语解释】“不胫而走”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消息、传闻或事物传播得非常迅速,无需借助外力就能广泛流传。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广陵王刘胥传》:“闻之,不胫而走。”后来被广泛用于描述信息、谣言、新闻等在人群中迅速传播的现象。

一、成语解释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不胫而走
拼音 bù jìng ér zǒu
出处 《汉书·广陵王刘胥传》
释义 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传闻等传播迅速。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 不翼而飞、风靡一时、广为流传
反义词 胶柱鼓瑟、默默无闻、无人知晓
使用场景 描述信息、新闻、谣言等快速传播的情况

二、成语用法举例

1. 新闻报道中使用:

“这则关于政策调整的消息一经发布,便不胫而走,引发了广泛关注。”

2. 日常交流中使用:

“昨天的会议内容还没正式公布,就已经不胫而走,大家议论纷纷。”

3. 文学作品中使用:

“他的新书尚未出版,书名和简介已不胫而走,成为读者热议的话题。”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虽然“不胫而走”常用于描述信息传播快,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与“不翼而飞”混淆:

“不翼而飞”多用于物品丢失,如“钱包不翼而飞”,而“不胫而走”多用于消息或传闻。

- 避免用于具体物体:

如“手机不胫而走”是错误用法,因为“不胫而走”不能用于有实体的东西。

- 注意语境搭配:

该成语通常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消息、传言、思想等,而非实物。

四、总结

“不胫而走”是一个形象生动、含义明确的成语,适用于描述信息传播迅速的现象。在使用时要注意其适用范围,避免误用。掌握好这个成语的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