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主动性不足整改措施】在当前的基层工作中,部分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主动性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群众满意度和政府形象。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获得感,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分析
1. 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理解不深,缺乏服务意识。
2. 工作方式僵化:习惯于被动接受任务,缺乏主动走访、调研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 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导致干部积极性不高。
4. 沟通渠道不畅:群众诉求反馈机制不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服务效率。
二、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
序号 | 整改措施 | 责任单位 | 实施时间 | 预期效果 |
1 | 开展“服务意识”专题教育活动 | 党政办 | 2025年3月 | 提高干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
2 | 建立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定期走访调研 | 各村(社区)党支部 | 每季度一次 | 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增强服务针对性 |
3 | 完善群众意见收集与反馈机制 | 综治办 | 2025年4月 | 提升群众参与度,优化服务流程 |
4 | 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 | 各办事窗口 | 立即执行 | 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
5 | 建立服务评价体系,纳入绩效考核 | 人力资源办 | 2025年5月 | 激励干部主动作为,提升服务质量 |
6 |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 人社所 | 每季度一次 | 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持续加强思想教育,通过集中学习、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断强化干部的服务意识。
2. 深化群众路线实践,推动干部深入一线,倾听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3. 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4. 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先进典型,营造主动服务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干部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推动形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良好工作作风,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