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可数的意思及出处】“屈指可数”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数量非常少,可以用手指头数得过来。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都十分常见,尤其在描述人数、事物或事件的稀少时使用频繁。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屈指可数 |
拼音 | qū zhǐ kě shǔ |
释义 | 形容数量极少,可以用手指头数得过来。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事物或情况的数量很少。 |
近义词 | 寥寥无几、凤毛麟角、屈指可数(重复) |
反义词 | 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
二、成语出处
“屈指可数”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以强调数量之少。例如:
- 《后汉书·王符传》:“天下之士,屈指可数。”
-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才高八斗,世所罕见,屈指可数。”
这些文献中的“屈指可数”均用来形容人才或事物的稀少,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三、现代用法举例
例句 | 解析 |
这个城市的博物馆数量屈指可数。 | 表示博物馆数量非常少。 |
在这个领域,真正有才华的人屈指可数。 | 强调有才华的人极为稀少。 |
他一生中经历的重大事件屈指可数。 | 指人生中重要的事情很少。 |
四、使用注意
1. “屈指可数”多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与“寥寥无几”等近义词混淆。
3. 不宜用于形容抽象概念或无法量化的对象。
五、总结
“屈指可数”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过“屈指”这一动作来暗示数量之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中有广泛应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依然常用,尤其是在强调稀少性时,能有效传达出一种稀缺感和珍贵感。
总结点 | 内容 |
含义 | 数量极少,可以数得过来 |
出处 | 《后汉书》《三国志》等古籍 |
用法 | 描述人、事、物数量少 |
注意事项 | 避免误用,注意语境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屈指可数”不仅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现。了解并正确使用这类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