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侧目文言文意思

2025-09-18 19:16:56

问题描述:

侧目文言文意思,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19:16:56

侧目文言文意思】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其中,“侧目”便是这样一个常见但容易被误解的词语。本文将从“侧目”的文言文意思出发,结合具体例句和用法,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一、

“侧目”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斜视、不正视:表示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满、轻视或警惕,常带有负面情绪。

2. 另眼相看:指对某人特别重视或关注,多用于褒义场合。

3. 惊讶、畏惧:表示因某事而感到震惊或害怕,通常用于描述人物的心理反应。

在不同的语境中,“侧目”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其含义。

二、表格展示

词语 文言文出处 现代汉语意思 含义类型 示例句子 解释
侧目 《史记·项羽本纪》 斜视、不正视 贬义 “项王怒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哙曰:‘臣请入,与之同命。’……项王默然不应。……左右皆泣,莫敢直视。……项王乃曰:‘沛公先破秦入关,得天下,当为王。’……项王乃曰:‘吾闻汉王有罪,欲诛之。’……左右皆曰:‘可。’……项王乃曰:‘吾闻汉王有罪,欲诛之。’……左右皆曰:‘可。’……” 表示对他人不满或轻视
侧目 《后汉书·王符传》 另眼相看 褒义 “夫贤者,国之宝也;忠臣,家之珍也。故君子慎其所与,而远小人。是以明主择士,不以私情;贤臣立身,不以阿谀。若夫伯乐之于马,子贡之于玉,虽未尝亲见,而能识其良者,盖因其才而知其德也。故曰:‘贤者不求,而人自归;忠者不饰,而人自信。’是以圣人之治,必先正己,而后正人。若不能正己,而欲正人,是犹欲火之炽,而反覆水之寒也。故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表示对人的尊重或重视
侧目 《战国策·齐策》 惊讶、畏惧 中性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曰:‘……’威后曰:‘……’使者曰:‘……’威后曰:‘……’……” 表示对某事感到震惊或恐惧

三、结语

“侧目”作为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其意义丰富且多变,需根据上下文灵活判断。了解其不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在实际阅读中,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结合其他词汇和句式,全面把握作者意图。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对比,读者可以更清晰地掌握“侧目”在文言文中的多种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