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帜浩繁是什么意思】一、说明
“卷帜浩繁”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书籍或文献数量庞大、内容繁多。其中,“卷”指书籍或文献,“帜”通“帙”,是古代用来装书的布袋,也引申为书籍的单位;“浩繁”则表示数量多、内容复杂。
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历史、学术等领域,强调某一领域的资料丰富、内容庞杂,有时也带有褒义,表示知识渊博或研究深入。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一点负面含义,如表示信息过载或难以全面掌握。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卷帜浩繁 | 形容书籍或文献数量多、内容复杂 | 无明确出处,常见于古文及现代书面语 | 多用于描述文献、资料、典籍等 | 卷轶盈箱、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 简明扼要、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
卷 | 古代书籍单位,也可指书籍本身 | 《汉书·艺文志》 | 用于描述书籍的数量 | 书卷、典籍、著作 | 无直接反义词 |
帷 | 通“帙”,古代装书的布袋,引申为书籍的单位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于描述书籍的分类或数量 | 书帙、卷册 | 无直接反义词 |
浩繁 | 数量多、内容复杂 | 《资治通鉴》 | 用于描述内容复杂、资料丰富 | 繁多、繁杂、浩大 | 简单、简洁、简明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写作中,“卷帜浩繁”虽然文雅,但使用频率较低,建议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若想表达类似意思,也可以使用更常见的词汇如“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等,既通俗又易于理解。
四、结语
“卷帜浩繁”作为一个较为典雅的成语,体现了汉语中对文献和知识的尊重与敬畏。在阅读和写作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但需注意语境与受众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