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生意思】“苟且偷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命,不求进取、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在艰难环境中没有斗志、缺乏理想和追求的人。
下面是对“苟且偷生”的详细解释与相关词语的对比总结: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苟且偷生 |
拼音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释义 | 苟且:马虎、敷衍;偷生:勉强活着。指在恶劣环境下,只顾眼前生存,不思进取,生活态度消极。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今君之疾,其可得也,虽有三军,不能以自存,苟且偷生,不亦难乎?”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得过且过、忍辱偷生、苟延残喘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勇往直前 |
二、成语解析
“苟且偷生”强调的是对生活的被动接受,而非主动追求。它往往出现在以下情境中:
- 在社会压力或人生挫折下,放弃理想,选择妥协;
- 面对困难时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现实;
- 生活态度消极,缺乏目标感和责任感。
这种状态虽然能让人暂时避免痛苦,但长期来看,容易导致精神空虚、人生迷失。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个人生活 | 他为了家庭不得不忍受这份工作,只能苟且偷生。 |
社会现象 | 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有些人为了保住职位,选择了苟且偷生的态度。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描写主人公在战乱中苟且偷生,最终觉醒的故事。 |
四、与类似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苟且偷生”的区别 |
得过且过 | 指过一天算一天,不求上进 | 更强调随波逐流,无目标感 |
忍辱偷生 | 为了生存而忍受屈辱 | 强调忍耐和牺牲,带有一点悲壮色彩 |
苟延残喘 | 比喻勉强维持生命 | 更强调濒死状态,带有绝望感 |
五、结语
“苟且偷生”虽然是一个常见成语,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更反映了其心理和价值观。真正值得提倡的,是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奋斗,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