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言志】“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句话奠定了诗歌表达思想情感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诗言志”逐渐成为诗歌创作与评论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诗歌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诗人内心世界、思想情感和社会理想的反映。
一、
“诗言志”是古代中国对诗歌功能的一种基本认识,认为诗歌是表达诗人内心志向、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影响深远。
在不同历史时期,“诗言志”的内涵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诗歌应承载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它不仅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和思想性,也注重语言的美感和形式的规范。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内容 |
出处 |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
含义 | 诗歌是表达诗人内心志向、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
核心思想 | 强调诗歌应有思想内容,反映真实情感与社会现实。 |
发展演变 | 从先秦到汉唐,再到宋元明清,“诗言志”不断被丰富和发展。 |
代表人物 | 孔子、陆机、刘勰、白居易、严羽等均对此有过论述。 |
与“兴观群怨”关系 | “诗言志”是“兴观群怨”的基础,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与教育作用。 |
现代意义 | 在当代仍具启发性,鼓励诗歌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 |
三、结语
“诗言志”不仅是古代文论的重要命题,也是理解中国诗歌文化的关键。它提醒我们,诗歌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表达。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诗歌都应该保持其思想深度与情感力量,真正实现“言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