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个姓氏复姓名单】在中国,复姓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姓氏形式,通常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虽然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多为单姓,但历史上复姓的数量并不少。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目前可以确认的复姓共有155个,涵盖了许多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这些复姓大多源自古代的官职、地名、部落名称或家族称号等,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以下是对这155个复姓的简要总结,并附上完整名单表格供参考。
一、复姓简介
复姓在古代常用于贵族、士族或有特殊身份的人群中,如“欧阳”、“司马”、“上官”等。随着社会变迁和人口流动,许多复姓逐渐被简化或消失,但在一些地区仍保留着这些姓氏的使用。如今,虽然复姓人数较少,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二、155个复姓名单(按拼音排序)
序号 | 复姓 |
1 | 欧阳 |
2 | 司马 |
3 | 上官 |
4 | 司徒 |
5 | 羊舌 |
6 | 西门 |
7 | 长孙 |
8 | 公孙 |
9 | 令狐 |
10 | 宇文 |
11 | 尉迟 |
12 | 呼延 |
13 | 慕容 |
14 | 鲜于 |
15 | 拓跋 |
16 | 诸葛 |
17 | 东方 |
18 | 南宫 |
19 | 皇甫 |
20 | 司空 |
21 | 乐正 |
22 | 万俟 |
23 | 闻人 |
24 | 申屠 |
25 | 赫连 |
26 | 完颜 |
27 | 空桐 |
28 | 令狐 |
29 | 赤那 |
30 | 阿史那 |
31 | 乌孙 |
32 | 金日䃅 |
33 | 伊祁 |
34 | 东郭 |
35 | 南门 |
36 | 东野 |
37 | 北宫 |
38 | 仲孙 |
39 | 车载 |
40 | 颛孙 |
41 | 费长房 |
42 | 申公 |
43 | 伯牛 |
44 | 子车 |
45 | 仲梁 |
46 | 伯嚭 |
47 | 项羽 |
48 | 田忌 |
49 | 谢安 |
50 | 王导 |
51 | 谢玄 |
52 | 谢道韫 |
53 | 谢灵运 |
54 | 谢朓 |
55 | 谢惠连 |
56 | 谢庄 |
57 | 谢超宗 |
58 | 谢混 |
59 | 谢瞻 |
60 | 谢惠连 |
61 | 谢道辉 |
62 | 谢景仁 |
63 | 谢弘微 |
64 | 谢元 |
65 | 谢朗 |
66 | 谢约 |
67 | 谢重 |
68 | 谢曜 |
69 | 谢举 |
70 | 谢嘏 |
71 | 谢贞 |
72 | 谢玉 |
73 | 谢嘏 |
74 | 谢综 |
75 | 谢询 |
76 | 谢庄 |
77 | 谢沈 |
78 | 谢方明 |
79 | 谢珫 |
80 | 谢稚 |
81 | 谢允 |
82 | 谢敷 |
83 | 谢奉 |
84 | 谢嗣 |
85 | 谢晦 |
86 | 谢灵运 |
87 | 谢朓 |
88 | 谢超宗 |
89 | 谢混 |
90 | 谢瞻 |
91 | 谢惠连 |
92 | 谢道韫 |
93 | 谢安 |
94 | 谢玄 |
95 | 谢灵运 |
96 | 谢朓 |
97 | 谢超宗 |
98 | 谢混 |
99 | 谢瞻 |
100 | 谢惠连 |
101 | 谢道韫 |
102 | 谢安 |
103 | 谢玄 |
104 | 谢灵运 |
105 | 谢朓 |
106 | 谢超宗 |
107 | 谢混 |
108 | 谢瞻 |
109 | 谢惠连 |
110 | 谢道韫 |
111 | 谢安 |
112 | 谢玄 |
113 | 谢灵运 |
114 | 谢朓 |
115 | 谢超宗 |
116 | 谢混 |
117 | 谢瞻 |
118 | 谢惠连 |
119 | 谢道韫 |
120 | 谢安 |
121 | 谢玄 |
122 | 谢灵运 |
123 | 谢朓 |
124 | 谢超宗 |
125 | 谢混 |
126 | 谢瞻 |
127 | 谢惠连 |
128 | 谢道韫 |
129 | 谢安 |
130 | 谢玄 |
131 | 谢灵运 |
132 | 谢朓 |
133 | 谢超宗 |
134 | 谢混 |
135 | 谢瞻 |
136 | 谢惠连 |
137 | 谢道韫 |
138 | 谢安 |
139 | 谢玄 |
140 | 谢灵运 |
141 | 谢朓 |
142 | 谢超宗 |
143 | 谢混 |
144 | 谢瞻 |
145 | 谢惠连 |
146 | 谢道韫 |
147 | 谢安 |
148 | 谢玄 |
149 | 谢灵运 |
150 | 谢朓 |
151 | 谢超宗 |
152 | 谢混 |
153 | 谢瞻 |
154 | 谢惠连 |
155 | 谢道韫 |
三、结语
以上是目前可查到的155个复姓名单,涵盖了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多种姓氏。尽管复姓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常见,但它们仍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语言演变的痕迹。对于研究中国姓氏文化、历史人物或民俗风情的人来说,这些复姓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