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的全诗】《一去二三里》是一首流传广泛的儿童启蒙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常被用于识字和古诗启蒙教学。这首诗虽短小,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田园画面,给人以宁静、自然之感。
一、诗歌原文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
这首诗通过数字的巧妙运用,描绘出一幅山乡美景。诗人从远处走来,一路所见,依次是:一里、二三里、四五十家村落、六七座楼台、八九十枝花。整首诗没有复杂的修辞,却通过简单的数字变化,营造出一种由远及近、由少到多的视觉层次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
三、诗歌解析表
内容 | 解析 |
一去二三里 | 表示从起点出发,走了大约二三里路,描绘出一种悠然前行的感觉。 |
烟村四五家 | 远处有炊烟袅袅的村庄,大约有四五户人家,展现出乡村的静谧与生活气息。 |
楼台六七座 | 路边或远处有六七座楼台,可能是指寺庙、亭台等建筑,增添诗意的层次感。 |
八九十枝花 | 最后看到的是盛开的花朵,数量多达八九枝,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四、艺术特色
- 数字入诗:全诗共用到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结构紧凑,富有节奏感。
- 画面感强:通过数字的变化,逐步展开画面,从远到近,从简到繁,极具视觉美感。
- 语言朴素:全诗用词简单,适合儿童学习和记忆,也易于传播。
五、教学意义
《一去二三里》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更是一篇极好的语文教材。它可以帮助孩子:
- 认识汉字和数字;
- 培养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力;
-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 激发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六、结语
《一去二三里》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其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不容小觑。它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的画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还是作为成人闲时欣赏的诗词,都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