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原文及翻译】《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独自登高远望时所见的秋日山野景色,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王绩代表作之一。
一、
《野望》通过描写诗人黄昏时分在山野间远望的情景,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诗中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包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较强的意境美和哲理性。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黄昏时分我独自登上东边的高地,徘徊不定,不知依靠什么。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每棵树都染上了秋色,每座山都映着落日的余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牧童赶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归来。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相互看着都不认识,只能长声吟诵怀念采薇的生活。 |
三、赏析要点
- 情感表达:诗中“徙倚欲何依”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相顾无相识”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疏离感。
- 意象运用:“秋色”、“落晖”、“牧人”、“猎马”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氛围。
- 主题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四、结语
《野望》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它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山野图景,同时传达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人生感悟。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值得细细品味。